中国发展网

  • 点击搜索
首页 要闻 正文

CMF报告: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货币政策的建设

2020-11-19 20:34 中国发展网
CMF

摘要:以往金融基础设施往往并没有放在利率市场化体系建设中,现在在以市场化利率体系作为锚的背景下金融设施的重要性有所提升。最后报告回顾了核心内容,指出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货币政策的建设,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重新寻锚的核心逻辑是最终推动以金融价格为纽带的宏微观金融互动机制。

11月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18期)于线上举行。百度APP财经、新浪财经、网易财经、凤凰网财经、财经杂志、搜狐财经、WIND、中国网等多家媒体平台线上直播,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近160万人次。本期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杨瑞龙主持,聚焦“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核心逻辑--货币政策的重新寻锚”,知名经济学家曹远征、王永利、周诚君、张斌联合解析。

论坛第一单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成思教授代表论坛发布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报告就以下五部分内容展开:

一、 货币政策重新寻锚的背景和如何理解重新寻锚;

二、 工具体系构建的逻辑;

三、 多层次目标体系构建的逻辑;

四、 传导体系的建设逻辑;

五、 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的逻辑。

首先报告指出,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这一题目非常重要,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通过《决定》中的核心关键词可以看到,国家对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诠释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抓手和支柱,一个是完善货币制度投放机制,二是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这就要求构建目标体系、调控体系、传导体系以及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并基于此形成多层次微观基础的中央银行制度体系。

其次报告阐述了应当如何理解重新寻锚,与传统意义上寻锚对应的是仅包括操作目标、中间目标、最终目标等的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不同,重新寻锚还应该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进行全方位的寻锚,具体来说在工具体系、目标体系、传导体系、基础设施体系这四个层次都存在着寻锚的问题。寻锚的工作将会是一个比较浩大的工程,需要该领域的专家和各界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通过大量研究才能完成。

再次,报告分别讲述了工具体系、多层次目标体系、传导体系、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的逻辑。首先是工具体系,目前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变化是非常快的,特别是发达市场的工具体系,我国也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发展也有重点依托或者锚定的工具,包括传统的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和较新的SLF、MLF等工具。但在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实践的转变和人民币逐渐成为世界主要货币的背景下,工具体系寻锚需要以利率市场化和资金价格为核心,研判如何选择使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其次是多层次目标体系,多层次目标体系建设包括操作目标体系的建设到中间目标体系建设,再到最终目标的建设。目标体系十分重要,决定了货币政策工具的寻锚问题,多层次目标体系构建应该逐渐从数量向价格转换。再次是传导体系,货币政策传导体系有着坚实的基础理论支撑和完善的学理基础。实践中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到中间目标的传导很顺畅,而中间目标向最终目标的传导更要关注微观经济主体的变化,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还有它对政策的感知,以及它对政策感知以后的反映,还有微观市场价格变动,特别是通货膨胀指标的结构性分化应该引起关注。最后是金融基础设施体系,近几年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受到决策层的重视,从现有公开信息来看,央行主导或央行为主管单位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很快,机构数量不断增加,但工作的着力点可能还在业务层面,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要求最终核心指向利率市场化,应提高金融基础设施运行效率,不是简单的为交易而交易。以往金融基础设施往往并没有放在利率市场化体系建设中,现在在以市场化利率体系作为锚的背景下金融设施的重要性有所提升。

最后报告回顾了核心内容,指出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货币政策的建设,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重新寻锚的核心逻辑是最终推动以金融价格为纽带的宏微观金融互动机制。

责任编辑:张洽棠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