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活动涉及全市70多万家纳税信用评级B级以上的企业,活动规模大、涉及面广,陈飞鸿对参加此次动员会的全市银行机构负责人进一步强调,要特别重视宣传引导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百行进万企”不是一项政策性、强制性、运动式的工作,所有融资对接都要遵循市场化、商业化、可持续的原则,要消除银行基层信贷人员和小微企业的顾虑。
“数字科技是实现数字经济的关键手段。数字科技已经成为当下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升级的必选项,已是行业共识。数字科技为价值而生,不断激发新业态、新模式,助力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什么样的新业态、新模式才能创造价值?最根本是要与实体产业共建。在各行各业向高质量发展时代迈进的新要求下,数字科技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与任务。”
以“时空数据引擎”为例,“智能城市操作系统”的处理速度相比传统数据平台要快10—100倍,并且还在不断迭代;再以模块化时空AI算法为例,以前一个20人团队做空气质量分析和预测AI模型开发需要花费两年时间,“智能城市操作系统”只需要一个人花两天时间,极大降低了人工智能开发成本。
金融科技已成为一个“热词”,成为科技的一个重要分支。小微企业及消费成为稳增长、稳就业的基石力量,普惠金融则直接助力小微企业成长和消费升级。普惠金融,是金融人多少年来的追求,直到近年金融科技发展之后,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目标。
闫桂军表示,传统的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服务广大实体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必须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对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进行变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因此,光大信托明确提出“使科技成为基因,让创新成为习惯”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彻底补齐信息科技短板,实现线上与线下融合,打造智慧型、科技型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信息科
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江苏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黄金老在论坛上表示,没有金融科技,做不成或做不好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普的背后对应海量客户,要找到低成本服务海量用户的办法,如果没有基于数据的精准营销,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从风控的角度讲,金融机构和海量客户是不见面的,天南海北,必须要利用生物特征等新技术进行用户识别,做好用户KYC。惠是指要惠及用户,要把价格及费用降下来,
针对企业如何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科研投入的问题,傅彤指出,以京东数科创新实践的经验来看,企业要把研发投入作为基础性发展战略,不要着急眼前利益,而且要加强创新平台的建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
随着我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普惠养老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养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相比庞大的养老市场需求而言,目前养老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运营模式、产业路径等方面动能不足的问题。如何破除发展障碍,持续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动高质量的养老产业体系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
展望金融科技未来发展趋势,陈生强说:“强金融属性、强线下特征的业务将成为金融机构发展金融科技的重点,我们也称之为金融科技的下半场。进入金融科技下半场,金融机构要用金融科技的手段让强金融属性、强线下特征的业务加快数字化进程,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创造更大的价值回报。”
陈生强表示,这套底层操作系统的核心逻辑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通过互联网软硬件、网络通信、物联网、AI、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将物理世界的多维信息以及产业知识数字化,以数字连接打通线上与线下;第二,以数据和技术为最大公约数,重塑产业流程和决策机制,实现产业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结构的改变,通过降低边际成本来实现规模覆盖,并形成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第三,用共建共生替代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