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深圳社会科学沙龙暨大金融思想沙龙: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大湾区金融开放
中国发展网讯 7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和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党校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和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承办的人大深圳社会科学沙龙“新质生产力与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十讲系列活动(第6期)暨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233期)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办。会议主题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大湾区金融开放”。
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做主题分享,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鄂志寰,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实践教授、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肖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先后发表精彩观点。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主持会议。
涂永红教授从四个方面分享了她对新质生产力的学习体会:第一是分析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背景,第二是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第三是结合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实践,阐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和路径,第四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的几个误区。
提出新质生产力有两大背景:一是从国内看,发展是硬道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需要有新的生产力理论进行指导;二是从国际看,新一轮技术革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要应对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的挑战,也需要我们解放生产力,保持更高的增长速度和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创新,这是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和动力源泉。二是理念,新质生产力一定要符合新发展理念,这是根本原则。三是质量,生产要素自身的质量提升和创新性优化组合,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路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统一的路径或模式,需要因地制宜,但是其发展水平有统一衡量的标准,即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
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有三个重点,一是科技创新,二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人才培养,关键是要形成创新、产业、人才“三位一体”的良性的循环。具体而言,要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壮大新动能;要加强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助力塑造新优势;要厚植人才沃土,着力夯实新根基。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误区,防止一哄而上,要处理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统一标准和因地制宜、生产发展与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
鄂志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需健全因地制宜的体制机制,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大湾区凭借完整的产业基础、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以及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知识密集型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主导力量,且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结合紧密,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在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鄂志寰指出,我们应该把思考的框架放的更宽一些:从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视角构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系和架构。
在金融行业支持新质生产力方面,结合“五篇大文章”,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为重点,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供给和综合性金融服务。科技金融方面,应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和客户拓展,深化产业基金和资本市场领域的合作。绿色金融方面,应顺应全球可持续金融趋势,提供转型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和应用。数字金融方面,应强化数字化顶层设计,探索新技术手段,支持新质生产力提升。
具体到商业银行层面,应紧跟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的实际需求,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产品创新、机制创新以及投行+商行服务联动,为科创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支持和综合性金融服务。同时,应用金融科技手段形成综合化、一体化的数字平台,为先进产业园区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助力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大湾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具有显著优势,并不断提高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的能力,对于未来大湾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值得期待。
陆挺指出,要有效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并就对标对象、既有优势、未来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在对标对象方面,陆挺认为大湾区已是中国极为重要的科技及产业中心,未来可以助力科技引领产业、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可以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借鉴硅谷和波士顿的成功经验,关注教育、产业政策、金融支持、聚集效应及其正向循环等。在既有优势方面,陆挺认为目前大湾区已有显著优势,如深圳及其他城市的大学发展、广州、深圳和香港的一流金融体系、扎实的产业基础和乐观的产业政策支持,从新质生产力角度讲,大湾区目前已走在前列。然而,未来大湾区还需进一步吸引优质大学和国际人才,利用香港的金融中心优势,引进科技人才和国际企业,并解决土地和制度问题,特别是北部都会区的住宅单位目标。
肖耿认为,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性的与国家竞争力相关的概念。新质生产力的实现必须在国家治理、宏观经济政策、市场监管、各个区域、各个产业等方面都有实质性的突破与提升。大湾区需要考虑如何因地制宜地为中国未来的新质生产力作出特殊且不可替代的贡献。
他强调,香港不仅具有吸引全球企业家、人才、与企业的优势,还有管理及承受全球风险的制度体系与执行能力方面的优势。
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香港与深圳需要将各自的优势叠加,共建世界级的科创枢纽。这要求更深层次的制度创新,将香港与国际接轨的普通法及市场监管优势与内地的产业集群、人才和市场优势以“1+1>2”型的系统集成来提升新质生产力,而非简单的“2选1”型产业转移或简单模仿。
未来中国新质生产力要解决的是科技创新问题,肖耿建议香港在北部都会区设超级特区,方便国际企业与内地企业沟通互动,并建立企业跨境双总部运作机制,目的是通过制度创新把大湾区各地区潜在的优势能够叠加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张明指出,第一,民营企业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不容低估。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不仅对解决就业而言至关重要,对技术创新也具有重大影响。第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要根据各地资源禀赋搞差异化建设,避免一拥而上、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最终形成庞大的产能难以消化、造成资源浪费。第三,虽然发展新质生产力很重要,但发展传统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同样重要。新质生产力行业具有重资产特征,难以大规模吸纳就业。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总需求不足,扩大内需依然是当务之急。要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就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第四,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高水平文科教育必不可少。第五,要发挥大湾区、长三角、京三角、中三角和西三角等五大增长极各自的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最后,赵锡军对会议进行总结。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既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在理论层面,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容仍需要不断根据发展现状与特点加以思考、总结。在实践层面,要关注新质生产力的“新”的特征,在技术革命性突破与要素创新性组合中融合发力。首先,新质生产力是绝对的“新”,是从无到有的转变,特别是技术革命性带来的创新。其次,是相对的“新”,新质生产力也可以是要素创新性配置,并在此基础上转型、升级、迭代,并优化各要素组织,要素组合的“新”。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将新质生产力“落好地”,根据不同地区自身能力、禀赋、条件,开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实践,满足不同层次、区域的不同水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培育的要求。最后,赵锡军提出,要重视金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金融体系、不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状态提供所需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实现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据悉,“人大深圳社会科学沙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于2024年6月发起设立的高水平、国际化、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交流平台。沙龙专注于经济、金融、涉外法治、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创新与管理、人才战略与国家治理等领域的前沿议题,汇聚来自国内外政策部门、科研院所与实践机构的专家学者,面向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学科发展重大命题、面向深圳市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和智力支持。
大金融思想沙龙是中国人民大学由财政金融学院和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国际货币研究所承办的高层次学术沙龙,沙龙立足中国实践、紧跟国际前沿,为推动新时期“大金融”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大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搭建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黄达教授是新中国“大金融”思想体系的首倡者和设计者。世纪之交,他针对经济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学科建设提出的新挑战与新要求,重构基于中国实际的金融学科框架,首倡并系统设计“大金融”学科体系;几代学人在此基础上不断传承发扬,主张金融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结合,具有鲜明“人大学派”特色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系日渐形成。
责任编辑:刘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