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 点击搜索
首页 要闻 正文

“坚定文化自信,扩大消费需求” 桑蚕丝绸文化作品及特色产品推介发布活动在北京开幕

2023-10-23 17:02 中国发展网
桑蚕丝绸文化作品及特色产品推介

摘要:活动主题为“坚定文化自信,扩大消费需求”。包含开幕式、数字赋能桑蚕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华优秀传统丝绸文化、桑蚕丝绸古诗词等文化作品展,“科技创新 自主自强”“做新时代丝绸使者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树立大食物观 实施两个拓展”“今天的饲料 明天的食品”等特色产品展示和四场推介发布活动。

中国发展网讯 桑蚕丝绸文化作品及特色产品推介发布活动于2023年10月22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盛大开幕。

活动主题为“坚定文化自信,扩大消费需求”。包含开幕式、数字赋能桑蚕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华优秀传统丝绸文化、桑蚕丝绸古诗词等文化作品展,“科技创新 自主自强”“做新时代丝绸使者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树立大食物观 实施两个拓展”“今天的饲料 明天的食品”等特色产品展示和四场推介发布活动。

这次推介发布活动,在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指导支持下,由中国品牌建设丝绸桑蚕品牌集群、中国艺术档案学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蚕学会、中国丝绸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北京大有产兴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桑蚕丝绸产业界广大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从业者积极参与,广大市民踊跃参观。

出席活动开幕式、论坛、推介发布活动和先后莅临参观的领导和嘉宾有: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十八届中央委员、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原党组书记王侠等。

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到会指导指出,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桑蚕丝绸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产业发展,发展桑蚕产业是践行大食物观、完善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弘扬桑蚕丝绸文化是赓续农耕文明的应有之义。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冲击下,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很多变化、产生了更大的不确定性,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形势变化,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推动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整合产业链;二是强化科技创新,打造现代化桑蚕产业体系;三是深耕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国农科院重视支持桑蚕产业,与丝绸桑蚕品牌集群共同完成《全国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与江苏科技大学合作组建“中国农科院桑蚕科学研究中心”,共同努力创建“国家桑蚕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协同开展饲料桑饲养标准与饲用技术规范和种养一体化试点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致辞指出,蚕桑丝绸产业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推介活动将丝绸文化与丝绸产品有机结合,推动产品与文化相互赋能、互为促进,对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产业发展、扩大国内消费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他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要求大力发展包括蚕桑丝绸产业在内的“千年经典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6部门印发了《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指导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积极筹备国际丝绸组织,推动种桑养蚕和丝绸工业上下游协同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增强丝绸文化和品牌影响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推动传统丝绸文化与现代时尚有机融合,促进蚕桑丝绸一二三产融通发展,推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努力实现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特殊而重要的贡献。

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当前,世界正在经历深刻复杂的变化,全球粮食安全形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22年,全球饥饿人口高达7.35亿。到2050年,全球需要养活近100亿的人口。食物不足发生率不降反升、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消费模式改变、以及自然资源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压力,亟需对粮食的生产、加工、贸易和消费方式进行更新迭代。

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张忠军致辞表示,粮农组织积极倡导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通过构建可持续、包容、和有韧性的农业粮食体系,实现“更好的生产、更好的营养、更好的环境和更好的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中国是桑树原产地,也是全球最大的蚕桑丝绸生产国和出口国。丝绸产品更是中国对外贸易与交流中一张靓丽的名片。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与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树素有“蛋白质制造工厂”之称,发展饲料桑,可以有效挖掘全球大量非耕地资源的潜在价值。蚕桑丝绸产业无疑是可持续粮食体系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愿与各方一道,继续开展密切合作,服务中国三农,携手中国伙伴,分享中国经验,为中国与世界桑蚕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在数字化论坛上致辞指出,桑蚕丝绸产业是一个传统的产业,要实现新时期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契合国家战略要求,加快数字化建设,不断开拓发展的新赛道,构筑发展的新动能。通过数字化建设,可以提高桑蚕丝绸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助推桑蚕丝绸产业由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更好地支撑桑蚕丝绸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产品的流通和提质降本。桑蚕丝绸产业要制定数字化发展规划,以系统顶层设计引领行业数字平台建设,逐步形成一套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协作机制,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郑红演讲中强调,丝绸是“一带一路”合作中的重要历史文化载体,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丝绸生产国,推动桑蚕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带一路”合作中的重要一环。下一步,我们筹备成立国际丝绸组织,搭建面向国际市场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开放式、国际化平台,协同创新推动成果转化、融合发展加强资源互补、多元共赢深化国际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巩固拓展丝绸产业优势,打造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促进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引领团结全球桑蚕丝绸产业共同发展,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丝绸,名扬四海,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如今,中国的蚕桑丝绸再度引起世人关注,西南大学在世界上率先完成家蚕全基因组序列解析,奠定我国蚕学研究世界领先地位,建成世界最大家蚕基因库,目前活体保存家蚕资源品系1200份。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院长、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演讲中指出,蚕是“改变历史进程的动物”,桑是“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丝绸之路,源于中国,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延伸上万里。创建“数字家蚕”,建立大数据,促进大发现,开启“改造家蚕 设计育种”新时代,推动基础和应用融通发展,构建交叉融合的研究体系和支撑体系,形成“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的产业战略。下一步,将在现代装备、蛋白产业、功能饲料、蚕丝材料等方面,系统推进开发创新,充分释放蚕桑产业生态绿色、快捷增收、三产融合、文化富集、高值高效优势,更好融入生物经济、贡献减量替代、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生态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推动蚕桑产业重回经济发展主赛道。

我国是桑树原产地和丝绸发祥地,也是全球最大的蚕桑丝绸生产出口国,桑蚕产业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产业链条长、覆盖领域广、就业承载多,规模最大的富民特色产业,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有着突出的比较优势和巨大的增产潜力,是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优势特色产业,关系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对我国广大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科技进步、消费升级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桑蚕产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从单纯的种桑养蚕,向种桑养人、养地、养畜禽等多种模式拓展,综合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在脱贫攻坚中约四成国家级贫困县都发展桑蚕产业,现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特色产业。

这次活动,主办方组织14家地方政府、高校院所、公证机构和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丝绸文化、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推介发布活动,有《从基因组到产业—数字赋能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桑蚕种质资源情况》《万里展画绢》《奶绵羊种源的研发与应用》《桑丝蛋白创新利用》《三星堆遗址祭祀坑考古发掘中丝绸的发现及其意义》《问道鎏金铜蚕 助力十美石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科技让“盐碱土”变“良田”》《生物酵素产业化技术-助力桑蚕产业健康发展》《赋能桑蚕丝绸产业绽放光华》《弘扬桑蚕文化 助力健康中国》《桑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立桑为业 三产融合 在乡村振兴中创造高品质生活》等15个专题,涉及科学、技术、文化、产业、产品,弘扬桑蚕文化、展示产业风采。

责任编辑:刘岸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