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 点击搜索
首页 要闻 正文

白春礼: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科技发展态势

2022-12-19 09:57 中国发展网
碳中和

摘要: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白春礼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他给出四个观点:非化石能源利用水平继续提升,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成效显著,“弃水”“弃风”“弃光”状况明显缓解;核能是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不可或缺的低碳能源;储能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融合利用的关键;氢储能与电化学储能具有互补性。

中国发展网讯 12月17日,由《财经》杂志、财经网、《财经》智库、财通汇联合主办的“《财经》年会2023:预测与战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表示,现阶段,我国CO2排放80%来自于能源生产和工业利用,可见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能源变革。

他介绍,2021年我国GDP总量约114万亿元,CO2排放总量约119亿吨,即1万元GDP排放约1吨CO2,而在上世纪90年代,1万元GDP排放约12吨CO2,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巨大进步。

“目前科学界认为能源革命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一是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二是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三是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白春礼表示。

化石能源的清洁低碳利用,白春礼认为,主要是指煤炭和石油的优化利用。他举例道,2018年,以中科院的技术为核心,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炭液化装置、年产400万吨煤制油工程成功投产,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转化,拓宽我国油品供给渠道,有助于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他也提及,目前,原油加工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且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是炼化一体化,炼油企业应大力发展炼化一体化生产模式,提高原油制化学品收率。

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白春礼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他给出四个观点:非化石能源利用水平继续提升,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成效显著,“弃水”“弃风”“弃光”状况明显缓解;核能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低碳能源;储能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融合利用的关键;氢储能与电化学储能具有互补性。

最后,在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上,白春礼指出,根据预测,到2060年,仍有25~30亿吨CO2总排放量,其中一部分可以由海洋、陆地无机过程和陆地生态系统吸收,另一部分需要通过CCUS(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进行去除。

责任编辑:刘岸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