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 点击搜索
首页 科技金融 正文

京东数科新型水产养殖方式填补禁渔期空白

2020-01-11 21:43 中国发展网
新型水产养殖

摘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创新养殖科技的引领下,地方政府、农业水产类协会、科技企业、渔民几方应形成联动,形成共同体,将为解决渔民禁捕期转产增收打开一个新的窗口。同时还能有效助力经济不发达地区脱贫脱困,形成多方共赢的有利局面。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指出,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这也是长江流域迄今为止最长禁渔期。而禁渔的原因,在于保护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10年,则是为了让长江流域的鱼类有充分的时间繁衍生息,鱼类资源倍增,长江生态系统才能逐渐恢复。

随着禁渔令的下发,渔民们也将告别“水上漂”的生活,退捕上岸谋求新生。渔民上岸后能做什么?除了常规的安置就业方式,可否能结合时下流行的集装箱水产养殖等新技术,形成政府、协会、科技企业、渔民几方联动的共同体,帮助渔民实现“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的技能 “上岸”,从靠水吃水的捕鱼,到可以不用过度依赖水资源的集装箱养鱼?

禁渔后渔民如何真正实现技能“上岸”

据媒体报道,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共涉及沿江10个省市的合法持证渔船11.3万多艘、渔民近28万人。这也意味着,有28万人退捕上岸,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熟悉环境,重新适应社会的工作节奏,谋求新的生活方式。

根据官方安排,各地渔政部门将采取多种措施对渔民进行保障。目前,已有部分地区政府在拆除渔船、养殖网箱后,安排渔民进入当地鞋厂、服装厂等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地方工作。然而,大量渔民生活的地带并非全为经济发达地区,多数地区工作岗位也十分有限,退捕渔民的安置问题,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也极大的增强了当地的就业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有媒体报道称,长江流域目前还在从事捕鱼工作的28万渔民中少有年轻人,渔民年龄范围主要在45岁至65岁中间,并且平均文化程度不高。很多人更是祖祖辈辈便在江上以捕鱼为生,没有任何其他工作经验。除了少部分满足政府条件、每月可领取一定养老补助金的渔民外,另外大部分人需要重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参与到与年轻人的竞争中去。渔民们能否与新工作更好的磨合,还是一个未知数。

高科技水产养殖让渔民发挥余热 也让消费者吃到更多更安全的鱼

从来处来,到去处去,渔民们最好的去处是要落实到跟鱼息息相关的水产养殖领域。

有数据显示,长江渔业资源年均捕捞产量不足10万吨,仅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0.15%,现在我们食用的鱼类大多是人工养殖鱼塘提供的。而人工养殖的土塘除了数量有限,在使用周期上还面临着只有5年的优质期,老化严重的问题;更不用提土塘养殖造成对环境造成的系列污染。在此背景下,以新方法“创造新式鱼塘”,成为一个新的思路。

“集装箱养鱼”作为新兴的技术,近年来已在全国多地得到推广,给行业和养殖户也带来了不错的效益。比如据湖北省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介绍,位于武汉东西湖区东山农场的全市首个集成化养鱼试验基地,位于武汉东西湖区东山农场的全市首个集成化养鱼试验基地,一台25立方米的“集装箱”仅2019年上半年,就实现了约3000斤产出,亩产量是传统鱼塘的10倍以上。

目前,国内也已有头部科技企业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例如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数字农牧联合观星农业所采用的“养殖箱体-池塘”一体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就将养殖箱体安装在池塘边,从池塘抽取上层高氧水,注入养殖箱体内流水养殖,养殖尾水返回池塘进行生态净水,池塘功能转变为生态净化池。每个集装箱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米,安装灵活,可减少对土地的深挖破坏,该方案较传统养殖可节约土地资源75%-98%,可节水95-98%,并为水产养殖扩展到缺水地区提供了可能。

在养殖质量方面,京东数科数字农牧还推出了以“神农大脑”为核心的数字化水产养殖解决方案,结合AI图像识别和水产养殖技术,能有效监控水质参数和养殖目标病害情况,实时监测分析水体温度、氨氮、溶氧等数据,提高养殖效率、识别风险,确保水产品安全并提升产品品质。

对于养殖基地来说,京东数科与观星农业会负责提供集装箱智能水产养殖解决方案,包括安装、施工、培训、回收、加工、销售等。政府只需出资或贴息由村镇大队、集体企业或合作社提供土地资源并运营养殖场,组织当地农户进行认领。值得一提的是,养殖集装箱已纳入国家农机补贴名录,在全国范围内可享受补贴。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养殖风险,京东数科还提供了抵抗外部风险的养殖大灾保险,并引进了水产养殖贷款,为基地提供优质的鱼苗、饲料、动保必需品等;此外,在养殖下游,京东也会联合观星农业对鱼只进行回收,以此来解决销售渠道问题。

对消费者而言,用智能水产的集装箱养鱼方式能确保养殖水质环境健康,同时隔绝泥土,没有土腥味,没有寄生虫,能保障肉质的安全和鲜美。养殖全程可追溯,通过对鱼群整体生长轨迹的跟踪,对饲料等投入品的严格把控,保证食品绿色、安全,“还老百姓餐桌上一条干净的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创新养殖科技的引领下,地方政府、农业水产类协会、科技企业、渔民几方应形成联动,形成共同体,将为解决渔民禁捕期转产增收打开一个新的窗口。同时还能有效助力经济不发达地区脱贫脱困,形成多方共赢的有利局面。

责任编辑:张洽棠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