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青山科技奖”揭晓:以科技驱动绿色转型
中国发展网讯 3月1日,第三届“青山科技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10位青年科研工作者凭借碳中和相关科研议题及成果参与申报并获奖,每人将获得100万元资金支持。截至目前,青山科技奖已完成三届,共支持29名在绿色低碳材料、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新能源及储能、降碳减污协同控制等领域开展前沿探索的青年科学家。
新增支持降碳减污协同控制,绿色低碳蛋白质材料成为亮点项目
今年“青山科技奖”关注绿色低碳材料、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新能源及储能、降碳减污协同控制四大议题。其中“降碳减污协同控制”方向为新增议题,旨在支持统筹温室气体减排与水、气、土、固废等领域污染治理协同控制、实现二者协同增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突破,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杨鹏的研究方向为蛋白质材料,探究蛋白质分子聚集规律和所导致的蛋白质材料基础科学原理,并在生物医药、农药、食品等领域实现应用。
杨鹏通过蛋白质类淀粉样聚集来巧妙设计蛋白质材料,使其可以无害地附着在植物表皮、合成材料等表面,从而发挥吸附、抗油、抗菌等作用。蛋白质分子可从动植物、微生物提取,生产具有“纯天然”优势,其失去功能活性废弃后,可以轻松无害地完成降解。
未来,杨鹏的研究计划是将蛋白质材料进一步应用于食品保鲜、绿色包装、生物医药等行业。如利用材料抗菌、抗油的特性,赋予酸奶盒、果蔬盒、外卖餐盒等包装保鲜、易清洗、不粘油污的功能。材料还可用于制作抗油污衣物、生物医疗器械表面多功能涂层等。
另一位获奖人赵一新,于2012年在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作为创始人之一创建了美国最早的钙钛矿光伏实验室,2013年全职回国后在国内组建钙钛矿光伏研究团队。
光伏是最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相比目前广泛应用的晶硅光伏,钙钛矿作为光伏发电材料具有更高的理论效率并且还可以和晶硅叠层突破SQ极限,但其制造过程有材料结晶难调控、稳定性不理想、溶液环保等挑战。作为国内最早从事钙钛矿光伏研究的开创者之一,赵一新研究和发展了钙钛矿光伏的材料器件制造中的关键化学创制方法,实现钙钛矿光伏的绿色、可控和稳定制造。
同时,赵一新团队正在研究制备面积更大、效率更高的全钙钛矿光伏组件中的关键化学挑战,瞄准钙钛矿和晶硅组合在一起的叠层光伏组件,以期突破单一类别光伏效率上限,并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在“降碳减污协同控制”议题领域,清华大学教授鲁玺围绕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综合环境效应开展研究。未来,鲁玺团队将探索基于可再生能源倍增式发展的“电-氢-碳”耦合系统减污降碳效应研究并推动结果落地示范。
以科技驱动绿色转型 美团鼓励青年科学家投身低碳环保科研
青山科技基金是由美团发起,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相关学会和行业协会共同支持的公益性基金,先期投入5亿元,旨在鼓励更多科研力量投身环保研究,助力绿色低碳基础科研及技术成果转化。
青山科技奖是该基金资助重点方向之一,聚焦碳中和与循环经济,支持鼓励青年科学家投身相关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截至目前,青山科技奖已完成三届,共支持29名在绿色低碳材料、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新能源及储能、降碳减污协同控制等领域开展前沿探索的青年科学家。
责任编辑:刘岸